本周二,西澳大学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安排了有关机器人的学术讲座以及工程专业相关的社团工作坊实践,让同学们在这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作为奠基石的理论基础还能获得实用的实践经验,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中,Thomas Braul博士为同学们讲解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原理、历史、发展过程及应用等,以及控制机器人所用到的编程代码知识,让同学们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有更好的了解。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地体验不一样的工程专业实践,同学们兵分两路,分别参与了两种各有特色的学术社团工作坊实验。

其中一组的同学参加了与环境、建筑知识相关的学术社团工作坊实践。在工作坊成员介绍了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实验以及当下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后,工作坊成员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浮屋”及”桥梁”的搭建实践。为了更贴近现实情况,让同学们有更真实的体验,工作坊成员让各个小组代表着不同国家的工程师,有着与该国相符的预算。同学们需要在预算内并在限定的20分钟内购买所需的材料并搭建能够承重的”浮屋”与”桥梁”。

实践开始后,同学们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利用仅有的材料,包括: 报纸、纸板、塑料杯、雪糕棍、气球、橡皮筋与胶带来进行设计与搭建。

未来的工程师们果然名不虚传,各个小组都在有限的时间与预算内成功设计并搭建出了“浮屋”与“桥梁”,获得了工作坊成员的一致好评。

另一组同学所参与的实验是有关机器人的工程专业实践。我们会在下期详细地为大家介绍,敬请期待。

下午,西澳大学为同学们特别邀请到了工程与数学科学学部的副部长及来自软件、电气、环境学院的主要负责教授,以及学生实习就业中心的负责人来为同学们介绍西澳大学的历史、成就、联合培养项目的工程专业课程、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奖学金及实习实践机会等同学们想要详细了解的内容,让同学们对在西澳大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学们都收获满满,不仅获取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更深入地了解了专业学习,还进行了实用的实践体验。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同学们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我们下期再见~